古代的人大多都有官本位思想,认为做官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,而做不了官就没什么用。尤其是书生,要参加科举考试,要往权贵的圈子里挤,做了官就算光宗耀祖上海配资之家,做不了官就算百无一用。而一旦做了官,连他们的父亲都对他们行礼,等于官权大于父权。
《范进中举》中范进中了举人,以前经常骂他的老丈人胡屠户显得卑躬屈膝。看到女婿范进走路的时候后襟儿皱了,胡屠户就赶快弯下身子替他扯一扯,不敢再说他癞蛤蟆连天鹅屁都吃不上,只能叫他是范老爷。胡屠户是范进的岳父,平时经常训斥他,还不肯借钱让他去参加科举考试。范进借了钱之后,考中了,胡屠户马上就变得恭敬了。虽然范进欢喜疯了,胡屠户一巴掌把他打得清醒了,但胡屠户自认为打了贵人,手腕子伸不直了,说是受到了惩罚,其实只是用力过猛。胡屠户前倨后恭的态度颇能代表一部分人,官员是当时比较稀缺的,一旦做了官就有房子有地了。范进只是中了举人,张乡绅就送房子,等于官场上有了来往,日后可以互相照应。官场就是这样,自古官官相护,形成巩固的利益联盟,共同对抗老百姓,而不是真的为老百姓办事。为了维护社会稳定,皇帝和各级官员要宣扬封建礼仪道德,宣扬迷信思想,让老百姓都懂得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”那一套等级制度,让他们懂得命运是什么东西。一般来说,统治者要保证绝大多数的人成为农民,才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民间榨取钱粮。很多农民都接受了封建思想的影响,都认命,认为自己穷苦的生活是命运所致,反抗没有用,除非凭借家族的力量,几代人积攒钱财,供养一个书生,让书生去参加科举考试。书生考中了就可以改变家族的命运,考不中就是百无一用之人。
展开剩余69%书生在没考中之前,要遵从家里的父权制,要尽孝道,听父母的话,还要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。有的书生要学习《二十四孝图》中的人物故事,去孝顺父母,当然也有一些愚孝的,而愚孝又是愚忠的前提。先秦时代,没有科举考试制度。苏秦游说国君,失败归来,哥哥不给他好脸色,嫂子不给他做饭,弄得他灰头土脸的。他发愤图强,刻苦攻读,最终游说国君成功。身挂六国相印,还没进村儿,哥哥嫂子就迎出了门,在村口要给他磕头,还给他牵马坠凳。哥哥和嫂子抚养苏秦长大,本身相当于他的父母,要用长辈的权威来控制他,其实就是父权制的象征。一旦苏秦做了官,父权制就不管用了。似乎做官以后就可以掌握社会优质资源,手握权力,做更大的事,甚至胸怀天下,早已经超出了家庭的范围。家里的父亲、母亲、哥哥、嫂子再也不能控制做官的书生,因为做官的书生成了父母官,而家里的父母、哥哥、嫂子都要给他下跪,因为有官威存在。而所谓的官威只是权力的象征,倘若官员去除了权力,那么官员就和老百姓一样了。倘若他们只会动嘴皮子,而不会劳动,就很可能被饿死。有了权力就不一样了,不但超出了家庭的控制,而且父亲、母亲、哥哥嫂子都要给他下跪,还要给他行礼。
《红楼梦》中元妃省亲,家中的贾母以及元妃的爹娘都要给她下跪,算是给皇妃下跪。父权低于皇权,遇到皇权的时候就立刻矮了半截。即便只是做了官的人,回家之后也要鸣锣开道,叫做衣锦还乡,而他的父母老远就要给他下跪,给他牵马坠蹬,本身就是对官员的一种尊敬,其实他们只是在给儿子下跪,给儿子牵马坠蹬,怎么说都有一些滑稽。但人们并不那样认为,而是认为他们的父母有礼节。别人想要给官员下跪,给官员牵马坠蹬,官员还瞧不上他们呢!父权会让位于官威,毕竟官员管理的地方很大,管理的人很多,而父权制只适用于家庭或家族的管理,却并不适用于更大范围内的管理。其实官威是放大了的父权,会管理地方,而且不管正确与否都要实行。就像官员要层层加税一样,最终给农民造成沉重的负担,但农民并不能反抗,反抗就是不忠。倘若放到家庭内部,父亲管理孩子,不管父亲管理的对还是错,孩子都要听,只要反抗,就算是不孝。
愚忠引发愚孝,或者说愚孝导致了愚忠。父亲也是人,也有可能犯错,甚至有的父亲是小偷,教着自己的孩子去做小偷,本身就是错的,但孩子为了孝顺父亲,就要严格按照父亲的话去做,最终自己变成了小偷。皇帝和官员也是人,有可能发布错误的命令,也有可能中饱私囊,层层压榨。但人们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,总是认为孝顺是对的,哪怕愚孝也是对的,起码可以尊重父权,净化社会风气,让很多人都变得知书懂礼。其实不然,强调父权的同时很容易让人们变成被支配的人,也很容易被让人们受到封建道德的禁锢,受到家庭和家族观念的禁锢,不能独立发展,也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思想。其实父权就是缩微版的官权,是在家庭和家族范围内实现的官员的管理权力,虽然并没有受到国家承认,但这种父权本身就是一种官权。官权是放大了的父权,会处处插手,处处干涉老百姓的生活,最终形成层层压榨的态势。官员经常声称是老百姓的父母官,即便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,压榨和剥削老百姓,也不要老百姓反抗,有的还要宣称这种态势是正常的态势。倘若老百姓觉得吃亏了,就要谅解一下,只当是父母打了孩子,过一阵就没事了。家族内部的父权管理也是如此,父亲打了孩子是应该的,不管孩子对与错,都要理解父亲的行为,而不能反抗。倘若父权遇到了官权,那么父权就会退居其次,自动让位给官权。
古代的父权和官权其实是一回事,只不过没有说明罢了。倘若遵从父权制的人遇到了官员,就会给官员磕头,哪怕官员是他的儿子,他也照样磕头。看到这种滑稽的场面,不得不说古代的权力还真的比天大,做官还真的是最好的出路。倘若放到现在,做官还是最好的出路,那只能说官权还是存在上海配资之家,父权也仍然存在,只不过父亲不会给做了官的儿子磕头罢了。
发布于:河北省富牛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